定制报告-个性化定制-按需专项定制研究报告
行业报告、薪酬报告
联系:400-6363-638
《TE Connectivity:2024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E Connectivity:2024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31页).pdf(31页珍藏版)》请在本站上搜索。 1、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居家养老居家养老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疗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2摘 要中国人口结构正在加速老龄化,这导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快速转入高速发展期,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54%,中国已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的第二大市场,但同时中国的医疗体系正在承受着巨大压力,医疗就诊成为了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2020年国家正式确认“智慧医疗”概念,希望能够借助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进一步下沉,从而提高医2、疗系统效率,弥补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2023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集中通过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医疗器械的创新方向,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基础,是现代医疗器械不可或缺的设备元件,它为患者与医疗机构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医疗器械创新的基石,担负起医疗智能化的大任。本报告将从“医疗器械”、“居家养老”以及“互联网医疗”三个领域,阐述医疗应用传感器的典型应用、技术特点和商业价值,助力中国医疗设备与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医疗器械 居家养老 互联网医疗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3、NSORS REPORT3背 景以新冠病毒为例(COVID-19),早期诊断筛查出病症可保证存活率97%以上。同样的早期癌症等重症疾病的筛查也能进一步提高存活率(肺癌80%,胃癌95.2)。先进的诊断与筛查将进一步拉动传感器技术的升级,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将使医用设备更加便携,更加互联和智能化。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最新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医疗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18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30亿美元,2021-2026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3%。其中老年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年轻人锻炼爱好的增强,都促使可穿戴医疗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外,家用医疗设备及物4、联网医疗设备的增加也是医疗传感器市场增长的重点。资料来源:Markets and Markets调研公司10.30%2021-2026年预估全球医疗传感器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2021-2026年全球医疗传感器市场规模(约)18亿美元30亿美元全球疫情结束,但对疾病的预防和防控的话题却并没有随之结束,比尔盖茨在其最新出版的著作如何预防下一次大流行中也强调了疾病威胁依然存在,防患于未然的措施甚至比染疾后的疗愈更加重要。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4观 点何为智慧医疗?“医未病而非已病”是中医古老的观点,显然在治病问题上古人认为防控的5、效果要大于病后的医治。这其实与现代智慧医疗的观点不谋而合。医疗智能化的本质是医疗手段与医术方法上的再次创新,根据人类目前掌握的医疗技术,提高诊断手段,实现更早期的介入,防患于未然之时。目前,药物治疗、临床治疗、以及疾病预防依旧是维护人类生命健康三大最有效方式,而医疗智能化正是推动这三者医治效果再提高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医疗智能化发展多以IT服务类型“软件”技术为主,面向医疗器械的“硬件”创新为辅,二者在比例上稍显悬殊。但实际上以传感器为核心的感知型智慧医疗器械蕴藏着很大发展空间,是推动医疗转型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先进的医疗传感器可以更深入的植入病人病变部位,精细观察找出病源的关键。以传感器为核心6、的智慧医疗正在从望闻问切式的经验式的医病方式,逐步走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重技术相结合的以“感知,观察、诊疗”为核心的智能疾病护理方案。这样精准治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风险,甚至还能降低普通公民医疗成本。与其说智慧医疗与医疗传感器的发展唇齿相依,不如说智慧医疗的创新更依赖医疗传感技术的发展。未来感知由我先知智能Intelligent创新Innovation集成IntegrationTE的“创新”,在于提供精确、可靠、高性能、高品质,能够满足日 益复杂的医疗环境的创新传感器解决方案;TE的“集成”,是增强与医疗器械设备客户的合作,协同设计医疗器械解决方案,优化产品性能;TE的“智能7、”,即聚焦智能传感器领域,成为“工程师的工程师”,助力医疗器械的智能化发展。面对医疗传感技术的奇点时刻,TE Connectivity(TE)在传感领域提出了“未来感知,由我先知”的口号,以及“创新(Innovation)”、“集成(Integration)”、和“智能(Intelligence)”三大价值主张。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5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是医疗产业的核心,也是推动智慧医疗主要载体。据国家药监局统计,我国2022年医疗器械主营业收入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而根据Evaluate MedTech预测8、数据,全球医疗器械销售增速每年在5%左右,到2024年,销售规模将达到5945亿美元,也就是3.85万亿元。资料来源:国家药监局;Evaluate MedTech同时,国家为了进一步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有关部门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中提出医疗器械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鼓励目录中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就包括:新型医用诊断设备和试剂,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急危重症生命支持设备,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移动与远程诊疗设备,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外科设备,高端康复辅助器具,脑起搏器等设备开发与应用。可以看出,医用传感器始终贯穿在上述这些产品之中,9、并且将发挥巨大作用。2022年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增速3.85万亿元约5%用于微创/无创技术的传感器“微创外科”在1983年由英国医生Wickham首次提出,1987年法国的Philippe.Mouret医生率先使用腹腔镜一次完成胆囊和阑尾切除手术(LC),标志着微创手术从那一刻开始应用于临床。典型应用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6微创/无创手术的优点非常多,它可以做到对患者的身体几乎无损伤,由于身体创伤面积极小,所以恢复速度也很快,较小的微创手术在术后1-2天患者即可以出院,是目前患者和医疗机构优先的医疗方式。根据弗若斯10、特沙利文公示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微创外科手术量由5.8百万台增长至15.7百万台;预计到2022年中国微创外科手术量增长至18.6百万台。随着微创手术需求的进一步提高,预计到2024年中国微创外科手术量将达到26百万台。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公示数据、2009年公布的FAME研究数据中国微创外科手术量5.8015.7018.60262015202120222024单位:百万台FF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目前中国PCI的手术量已经超过100万例/年,冠脉介入产品的需求规模预计将超过百亿。据2009年公布的FAME研究显示:与传统X射线冠脉造影指导PCI治疗相比,FFR指导的PCI11、治疗不仅将死亡、心梗等主要临床事件减少30%,还减少了整体治疗费用。同时观察到71-90%的狭窄病变中,有20%的FFR0.80,90%以上的狭窄中,仍有4%的FFR0.80,意味使用FFR有望减少PCI手术和冠脉支架的使用。FFR是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的简称(Fractional Flow Reserve),也是微创技术应用的领域之一。冠状动脉是人体心脏供血的主要血管,冠脉FFR是一种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技术。冠脉FFR通过测量冠状动脉狭窄区域与正常血管区域的压力差,来评估冠状动脉供血情况。冠脉FFR目前主要的应用市场是PCI(“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亦称“心脏支架植入”)时的检查12、工作,相比传统冠脉造影,FFR不仅可以判断病变部位的狭窄程度,还能进一步客观地评价病变部位与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FFR能够从生理学或功能学的角度判断冠脉内的狭窄病变是否真正造成心肌功能上的缺血,从而判断是否植入支架。近端冠状动脉压狭窄部位远端冠状动脉压PaPd通过测量冠脉FFR,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狭窄冠状动脉是否需要介入治疗,如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与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冠脉FFR可以降低患者接受不必要治疗的风险,减少手术风险和费用。冠脉FFR是一种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辅助手段,仍需结合其他临床检查结果和患者症状来进行综合判断。此外,冠脉FFR的操作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和设备,对医生的经13、验和技术要求较高。尽管冠脉FFR是一种较为安全和有效的诊断技术,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无法评估多支病变、支架内狭窄等情况。因此,在使用冠脉FFR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和其他检查结果,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7TE的IntraSense是TE特别为医用微创型治疗开发的一款侵入式电缆的生物相容性压力传感器,微创外科手术受益于 IntraSense 产品在整个解剖空间内直接进行压力测量。它可以沿曲折的解剖组织移动进行颅内压力、子宫内压、心血管内压以及肾内压的测量,提供最低的侵入性监测。其本体附14、带电缆,手术时可将传感器放入 1-French 海波管中(750m x 220m x 75m),借助完全封装的电子设备,无需额外的凝胶或封装剂即可使用该设备。为了防止入侵排异反应,导线与传感器之间的接头使用了生物相容性环氧树脂全密封,能够与可选的信号处理元件实现轻松通信,与具有可选遮光罩的照明装置实现兼容,在制造过程上通过了唯一的冲模 ID,实现零件可追溯性,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安全。冠脉FFR的测量通常通过导丝技术,在导管置入冠状动脉的同时,通过导丝测量压力。首先,在导丝通过狭窄区域时记录压力,然后在导丝通过正常血管区域时再次记录压力。通过比较两个区域的压力差,可以计算出冠脉FFR的值。FF15、R值越低,表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8IntraSense 传感器产品达到1F(0.33mm)导管直径,同时具备良好的生物兼容性。为简化系统集成,此传感器出厂前已进行了导线预连接和预密封处理。SMI 还可提供定制化校准方案以便在现有手术设备中使用。在微创手术应用上,SMI 的 1F传感器出货量已达数百万片,在传感器性能和易用性上迈出了一大步。在临床中,IntraSense通过医学影像传感器引导的方式,到达冠状动脉并测量压力变化以确定血管堵塞级别,器件本身不会导致明显阻断,通过手术,微创开孔,将传感器16、置入 1-French 的较细弯曲导管中,IntraSense体积小巧,传感器可以导入病人的静脉或动脉之中。IntraSense的最大特点是无需使用绝缘胶对传感器进行密封,绝缘胶很可能会吸收液体,这就会导致器件不稳定,导致测量出现错误。颅内压力检测(ICP)人类脑脊液(CSF)压力测量始于19世纪末期,Heinrich Quincke于1891年发表了腰椎CSF压力测量方法。脑脊液压力测量随后被改进,并被认为是ICP的可靠指标。ICP监测主要目的是防止颅内压增高所造成的损伤。ICP的升高是脑内损伤严重程度的标志。而且如果不进行治疗,急性颅内压增高可能会迅速致命,引起脑干压迫和因为临界脑灌注压(17、CPP)降低导致的脑缺血。患者可能遭受不同“水平”的高ICP。这些ICP反映了暴露于颅内压增高的程度和时间,对结果的影响已经在不同的文献中进行了研究。当施行DC并手术控制ICP时,死亡率降低,进一步证明了长期高ICP的潜在致命性。同样的概念也适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虽然高ICP与死亡率的关系在观察性和介入性研究中似乎是一致的,但高ICP对幸存者的长期影响仍然不太清楚。当考虑到颅内压超过动脉压、阻止颅内血液流动的脑死亡的极端情况时,ICP升高是有害的,这似乎是无可争议的。毫无疑问,不太极端的ICP值不会立即导致脑死亡与营养物质输送到大脑的损害有关。资料来源:Heinrich Quincke于118、891年发表的研究Pressure sensorMTCResin0.4mm0.2mmICP的实施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9颅内压(ICP)的测量方法是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进行确定脑脊液(CSF)高低的压力测量,对于一位仰卧的成年人来说,其在休息时通常数值为 7-15 mmHg。脑损伤或其他疾病可能会导致压力数值增大,病状可能会导致头痛,压力增大还会进一步伤害大脑或脊髓。一些研究表明,ICP值增高一旦大于20 mmHg将会十分危险,导致对患者不利的局面。从纯粹压力数值上来看,一般情况下,在进行颅内压监测时,成人颅内压的19、正常值是0.781.76KPa;儿童颅内压正常值是0.41.0KPa。引起颅内压变动的因素多样,除外力导致的颅脑损伤外,还有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脑积水、颅内占位性病变、癫痫等,颅内压监护仪适应症范围较广,市场发展空间较大。该测试使用插入头骨的小型压敏探头侵入,直接测量头部压力。由于是侵入式测量,即使 ICP 在正常范围内,也可能会经历强烈的头部压力,并且 ICP 仅在睡眠时才会显着升高,24 小时内的压力记录对医生非常有帮助。微型压力传感器在临床使用中一般面向监测创伤性脑损伤、中风或脑溢血后的颅内压力。此类项目要求传感器在使用 168 小时仅出现有限的漂移,有时传感器须在脑脊液中长期保持稳定20、工作长达 10 天。在3545温度范围内最好有0.1的精度,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传感器的稳定性的考验可谓严苛。显然TE的IntraSense完全符合这些标准。在使用时由神经外科医生在将病人实施全身麻醉的状态下下置于手术室中。其中实验室测试包括温度等测试,以确保病人创面没有感染或引起如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脑实质内出血等状况,并且可以说明手术对患者来说是安全的。传感器一般被安装在远端,部分直接接触颅骨内的液体,监测时间为3至7天,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温度传感器一般安装在压力传感器下方。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10由于21、IntraSense体积小巧,可以放入导管中(脑室内管IVC)。由于无需使用绝缘胶对传感器进行密封,工作更加稳定。(绝缘胶可能会吸收液体并使器件不稳定)另外在此类项目中,温度传感器的精度要求比消融更高。近年来,由于全球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肿瘤、脑积水、脑部感染、动脉瘤和脑膜炎等)发病率上升以及交通事故导致的颅脑损伤事故增加,对于微创外科手术需求增长,新技术的推出以及创伤护理导致对于无创颅内压监测仪需求增长。此外全球老年人口的高速增长也推动了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的需求,老年人口容易出现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脑外伤。因此,预计今后几年,老年人口的增加将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甚至包括对眼睛和听力的恢复都22、有一定的做用。ICP的价值输尿管镜随着技术进步,窥镜的小型化、更灵活的器具、更清晰视觉影像系统、以及激光和冲洗系统的加入,都极大地扩展了输尿管肾镜检查范围和能力。窥镜的可视化是最基本的功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一种机制来传递成像系统、照亮目标区域并扩张目标器官。这就让用于辅助的传感器必须具备遮光能力,而IntraSense恰好拥有此类功能使用输尿管软镜可以最好地进入上尿路的更近端的部分,并且让光纤和视频芯片等成像系统帮助软镜发挥作用。输尿管窥镜主要用于尿路和肾脏结石手术中。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占泌尿系统疾病的6%10%左右。早期的治疗方式主要以开放手术为主,而随着影像学23、、内镜成像技术、医学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逐步被体外震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腹腔镜下取石术等微创治疗方式取代。最早的镜体设计为刚性,优缺点都比较明显,但后期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患者的保护,同时增强手术效率,开发出了软体镜,输尿管软镜与以前的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额外的工作通道(能够用于冲洗或填充激光、传感器等配件)、器械的尖端可以进行偏转,能够有效降低材料的硬度,实现更加灵巧的操作的同时进一步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目前,对于 20 毫米的结石,输尿管软镜检查的无结石率较低24、,可能需要分期手术。传感器的选择难点主要就在于,整个内窥镜工作在一个 7.2Fr 大小的导管内部,尖端带有数字图像传感器和一个 3.6Fr 可用配件通道,配件包括激光系统、束管和其他手术传感工具。手术中的冲洗系统有助于肾脏扩张,这种扩张可以帮助成像系统获得更好的视野,从而降低手术难度,并且还能将肾脏中的碎石冲洗掉。然而,肾脏承受太大的压力是有风险的,有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需要加入传感器来对其进行观察,以免手术中压力过大对患者造成任何安全问题。TE的IntraSense传感器在手术中被插入在一个最大直径为 3.6FR的医用管道中,能够持续监控输灌系统的性能,防止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共研网25、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国内泌尿外科内窥镜市场规模36.45亿元,预计2023年可达41亿元。资料来源:共研网数据冷冻消融冷冻消融技术(cryoablation)最早的临床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但是真正让冷冻消融走入临床是在氩氦冷冻系统研制成功后,其采用了针状冷冻器,利用氩气快速制冷,可使探针头处温度下降至-165,而氦气可使靶组织温度从-140缓慢复温至 2040,通过冷热交替引起细胞坏死,使整块组织消融掉。冷冻消融术的原理与导管射频消融术相似,简单来说,射频消融是“烧掉”,而冷冻消融是“冻掉”,其目的都是使局部病灶组织变性坏死,达到去除的目的。当细胞快速达到0度或者更低的温度时,细26、胞内外的组织会形成冰状,细胞结构破坏,当细胞深低温冰冻再复温后就会融化成水而坏死,因此也就达到了消融的效果。这种技术术中术后体表不留疤痕;肿瘤消融区域仅需外延至肿瘤周边0.5-1cm,为患者长期生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相关并发症较外科切除明显降低。通常用于治疗体内的肿瘤、白血病、肝脏、肺癌等病症,被公认为一种比较安全、有效、无创的治疗方法。11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冷冻球囊消融是一种公认的肺静脉(PV)隔离替代策略。冷冻球囊通过导丝插入鞘管至左心房。然后将 Achieve Advanced Mapping 导管插入目标静脉。27、冷冻球囊在被推进到有线静脉之前在心房中膨胀。然后将球囊放置在肺静脉窦处。整个系统还包含控制台,以控制包括与治疗元件和感测部件通信的处理器,压力传感器将血压测量值传输到处理器,处理器至少部分地基于血压测量来值评估医疗装置的位置。传感器的感测组件需要足够的小,一般装被置在小管中滑动地布置在细长体腔内,感测组件由一个或多个标测元件和压力传感器组成。可视化是这个手术执行过程中的必须技术,手术中通过导丝管腔注入对比染料,通过荧光检查评估静脉闭塞情况。尖端末端的压力传感器持续测量血压,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阻塞状态。冷冻球囊的导管是这项手术中的关键工具之一。它包含一个可以膨胀的气球和一些位于尖端末端的传感器,28、TE的IntraSense传感器是能够胜任此项目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植入传感器的小管最大直径与ICP手术中所用的类似,一般直径为 1FR(0.33mm)。传感器需要进入病人的静脉或动脉。因此也就要求极小的体积,此外传感器在高温和超低之间的交替环境下的测量准确性也是重要指标之一。TE的IntraSense的小尺寸高精确度以及宽温适应的优点正好能够在这样冷热交替的苛刻的环境下工作,此外,它拥有IBP有创血压传感器相同的测量能力,能够将血压保持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方便医务人员及时、准确地作出反应。包括可在无线电下工作的要求IntraSense也都一一符合。TE的IntraSense是内部采用MEMS29、结构的半桥压力传感器,非常适合微创手术的使用,可与一次性导管、活检针、或者内窥镜等医疗设备配合使用。其附带 3根线绝缘电缆,不会受到介质的干扰,拥有毫伏的输出,使检测更加精确,可监测在460 至 1260mmHg的绝对压力,是相当宽范围的量程,并且IntraSense在传感端到电线的部分实现了完全封装,湿润表面上没有任何裸露的金属(屏蔽选项除外),零件在工厂经过 100%测试,拥有适用于照明应用的可选遮光罩,并且通过唯一的芯片 ID,可进行传感器追踪。TE还提供了评估/开发套件方便工程人员进一步的应用开发。12IntraSense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30、 SENSORS REPORT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公示数据显示,中国肿瘤消融行业的市场规模(按医院收费价格计算)由2018年的25.5亿元增至2022年的50.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6%。随着医保范围的扩大,预计这一数字在2023年可达64.5亿元。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公示数据射频消融微创热消融技术最早于1979年由vedel和fontaine发现,其最早使用的是高压直流电,1982年由scheiman/gallagher首次用于临床,而后慢慢演化至使用射频作为消融电流。射频消融一般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引导下,将电极导管送入手术部位,通过温度识别精确定位并将电极导管头端紧贴关31、键病灶处,在局部释放射频电流(约300K-300G)产生小范围热效应,达到损毁坏死在典型的房颤消融手术,是将释放射频电流在特定部位杀死异常心肌细胞,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在消融过程中使用低温生理盐水冲刷导管头端,降低头端电极的温度,在高频率放电的同时使得组织界面温度不会过高,减少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血栓等严重并发症,降低患者痛苦。肿瘤、心血管病患者通常会被建议进行消融手术,因基于温度传感器的射频消融导管能快速定位散热差的癌细胞,而癌细胞对高热敏感,消融探针的使用能够快速有效杀灭癌细胞,避免副作用发生。可视化是这个手术执行过程术中的必要手段,利用影像设备,超声诊断等手段可以直观地对消融区域进行观32、察。同时温度的控制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准确的温度测量可以更精确地评估消融区域的情况,对细胞的烧毁以及止血状况等情况进行有效评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病变处的目的,射频消融的应用远比冷冻消融的使用率和普及率高得多,冷冻和射频消融在实际操作中有着良好的协同和互补效应。目前最多的应用包括房颤消除手术以及肿瘤消除手术等。TE的 MTC微型热电偶 是一款灵活且测量精准的热电偶传感器,适用于需要快速、准确的温度测量的应用场合。13MTC微型热电偶 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其超小型的体积非常适合用于心室内这种狭小空间的射频房颤消融手33、术的实施,灵活的超细热端设计拥有良好的通过性可对应各种复杂结果的人体器官,其最细端截面仅为0.08(宽)x 0.15mm(高),包含AWG#36 至 AWG#44线径可选(约0.126公分),可以在极小的导管设置中替代热敏电阻组件,并提供可焊接版本。小巧的体积也让其成为治疗静脉曲张的器械之一,通过射频导管蜿蜒进入静脉,当导管抽出时,血管被射频能量加热,导致静脉塌陷,高柔韧性和非常小的直径确保能够在超小容器中自由处理。此外,由于其采集温度的精度很高,仅为0.5的超窄误差范围与小于200ms 的测温周期能够快速响应身体局部温度变化,并且具有强大的可扩展性,也能够有效帮助主刀医生减少病灶体积与状态的34、判断误差,精确快速处理坏死或病变部位。温控性射频消融导管的温度控制也对于手术的成功进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加热区的温度控制可控制组织损伤,温度的恒定也可避免患者因体温过高出现心率增快、皮肤烧伤等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MTC 微型热电偶采用了生物兼容聚合物制成,可提供标准和定制的长度和厚度。聚酯亚胺绝缘的最高温度等级是 180C。聚酰亚胺绝缘的最高温度等级是 240C。可以适应射频消融中的高温环境。消融技术的未来 脉冲电场消融(PFA)脉冲电场消融(PFA),被公认为下一代消融技术,其原理为通过多个电极在病变区域形成脉冲电场,可以在病变细胞膜周围产生大量纳米级不可逆电穿孔。目前该项技术的普及35、率还不高,相比冷热两种消融技术其安全性更高,脉冲电场可选择性地损坏病变部位,而保留血管、神经及心脏周围组织,配合TE IntraSense 可实现极小的创面,最大限度地保留周围组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其导管与组织的贴靠度要求也相对较低、疤痕连续性和均匀性也相对更高。14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透析设备尿毒症,是一种慢性病,在医学上是指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肾脏的基本功能这时会丧失,从而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代谢异常。输尿管、膀胱结石或阻塞,以及休克、败血症、心脏衰竭都会导致急性肾衰竭等不可逆损伤。尿毒症其实不是一个独立的病,它是终36、末期肾病的统称(ESRD)。患者进入到肾病终末期后,除了肾脏移植之外,一般会采取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这两种治疗可以部分分担肾脏功能,同时帮助过滤废物,去除多余液体及平衡身体电解质,维持体液酸碱平衡、促进内分泌,改善肾脏功能,目前仪器的治疗方式主要以血透为主,腹透不到15%。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CNRDS)数据显示,目前我国ESRD(终末期肾病)患者约200万人左右。且增长速度很快,已经从2011年的23.46万人增长至2020年的69.27万人,年复合增长率超10%,对于慢性病而言着实惊人。2016年国家发布了关于印发血液透析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为独立透析中心37、的规范发展提供了依据。2021年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颁布进一步降低了透析患者的治疗成本。目前透析治疗费用已纳入医保,随着透析设备国家化率的增加,个人承担费用也有望进一步降低。透析技术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从“透析”概念被提出到现代系统完善,总共一百多年。1854年苏格兰化学家Thomas Graham利用牛的膀胱将胶体和晶体分开,第一次提出晶体可以通过半透膜弥散的渗透学说,开始开启了透析技术的发展。世界上第一台透析液配比系统成型于1963年,由伊利诺伊大学阿尔伯特拜波发明,他也是化学博士,原型设备取名为Mini-1。随后透析设备在Milton Roy等企业的不断38、完善下发展至今。资料来源: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CNRDS)数据15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血液透析机大致可以分为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和透析液供给系统两部分。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包括血泵、肝素泵动静脉压监测和空气监测等。透析液供给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配液系统、除气系统、电导率监测系统、超滤监测和漏血监测等部分组成。一般测量参数包括血压,流量、温度,空气,漏血等,出现任何一个参数报警,仪器都会停止正常透析工作,进入透析液旁路状态,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TE传感器在透析设备领域的应用非常多。患者血透时的血压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监39、测指标。透析液需要通过泵体的输送,输液泵系统主要由微机系统、泵装置、监测装置、报警装置和输入及显示装置组成。监测装置主要由多种传感器组成,输液泵配有压力传感器和气泡传感器等装置,以确认持续并且准确的流量、检测阻塞、管道中的气泡以及液位,如遇异常传感器信号将发布给报警系统进行调整处理,以保证透析液剂量与速度的精准性,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减少医护与患者的负担。透析液输送系统中的压力控制着透析过程的流速率和清除率。血液将在恒定压力下通过半透膜进行过滤。压力传感器负责检测由药液产生的压力,并将差分信号与药液的流速相关联。TE生产的直径13mm 毫伏输出的嵌入式压力传感器85BSD-F隶属于MEAS 40、85 Series系列齐平安装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机器内多个点的透析液/血流压力,以确保输送系统的功能正常运行。它适用于 O 形环密封,且膜片不被焊接环或压力接头所遮盖。85BSD-F传感器利用硅油将压力从 316L 不锈钢隔离膜传递到感应元件上。封装件上附有一个陶瓷基板,其中包含一个激光修正电阻以对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和偏移校正。此外还包含另外一个激光修正电阻,可用于调整外部差分放大器及提供 1%的互换量程范围。1685BSD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血压状况一般能够反应患者身体的当时状况,尤以有创(侵入式)血压测量最为准确。41、有创血压监测通过将导管插入血管内,再由导管连接至一个充满液体的无菌系统,通过与之相连的电子压力传感器获得血管内实时压力变化的动态波形图。TE1620 系列一次性血压传感器,是一款完全压阻式硅压力传感器,根据美国医疗器械促进协会(AAMI)对于血压传感器的相关要求而设计,相较传统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在灵敏度、线性度、输出准确性、过载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与85BSD-F 不同的是,1620可用于测量患者的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在5 C 至40 C 的温度范围内测量-50至300 mmHg 的压力,适用于有创血压监控。该传感器设计用于自动化装配设备,可直接装入一次性血压计的外壳内。1620 压力传感器42、由一个封装在陶瓷基板上的压力传感元件构成。陶瓷基板上包含一个厚膜激光修正电阻,可对传感器进行补偿和校准。陶瓷基板上附有一个塑料盖,可以确保轻松连接到血压计配件并保护感应元件。传感器感应元件被包裹在电介质绝缘胶内以确保电路和液体隔离。1620 压力传感器采用批量生产,每个陶瓷基板上均采用 10 x12 元件阵列(即每个基板上有 120 件)。该产品使用卷带加静电袋包装进行交付。且可根据特殊订单定制性能特性和封装,以满足临床应用的特殊要求。TE板载式压力传感器HDI/HCE,提供了更快的响应速度,由于是板载式传感器,体积更加紧凑,可以方便的被集成至PCB板或其它检测设备之中。其压力范围为 10 m43、bar 至 5 bar,绝压、表压或0.5%满量程精度。可用的毫米汞柱压力范围,支持数字 SPI 总线(HCE)、IC 总线(HDI)和模拟输出,拥有精密 ASIC 信号调节,配有校准和温度补偿以及微型 SMD(HCE)、SMT 和 DIP(HDI)外壳。17HDI/HCE1620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力传感器一般作为透析液泵体的安全状态监测装置,用于检查泵体密封状况、进气压力、泵堵塞等问题,避免血透装置在使用中突然失灵,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FX29是TE的创新型产品,一款按钮压缩式力传感器,其核心元件由一个半导体微机械硅44、压阻式应变片构成,每个力传感器有四个精心排布的 MEMS 裸芯片。应变片根据密切匹配的热/电工作特性配对,形成一个惠斯通电桥,其中两个应变片测量张力,另外两个应变片测量压缩力,应变片所依附的基板可在受到外界力或扭矩作用时变形。电桥产生的差分电压输出信号与外界施加在 FX29 基板上的力的大小成正比。与许多制造商使用的粘结箔应变片(BFSG)技术相比,半导体应变片具有75 倍的灵敏度,因此可支持更硬的负载受力结构和更小的应力等级,但仍可产生10 倍的信号输出。MEMS 应变片使用玻璃这种无机材料通过微熔技术的高温工艺与不锈钢基板相粘合。无机材料的使用和微熔技术工艺可减轻机械零件中的残余应力,确保45、传感器的长期稳定性。TE 的微熔技术制造工艺已经过微调,可保证数百万数量级的批量生产。FS20力传感器负载范围 500g 5kg,传感器顶部的圆片状负载收集器承受由泵中的液体压力引起的机械应力。金属的负载收集器充当作用点。在额定负载下它会偏转约 0.05 毫米。硅压阻式应变片固定在负载收集器下方。当应变片由于负载收集器的弹性弯曲而承受应力时,应变片结构的电阻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在集成电路(IC)中进行处理,并反馈到输出引线。传感器的零位和变化范围经过规范化,以确保传感器的可互换性。FS20型微型力传感器充分融合了机电功能和经济性,具有显著优势。18FS20FX29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46、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气泡检测当透析液中有气泡、透析器破膜以及有血液溢出时,设备会及时报警,以保证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安全。与输液泵类似,气泡传感器对于透析仪管路中气泡检测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TE 的AD-101 Air Bubble Detector(ABD)非侵入式气泡检测器也可同样对透析仪中气体混入进行精准检测。气泡检测器通常用于将血液返回患者的静脉血流。ABD用于检测气泡并在检测到气泡时发出警报。当气泡体积大于5ml 时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加强泵体的气泡监测很有必要。TE 的AD-101非侵入式气泡检测器利用超声波技术(即超声波的散射衰减特性)47、能够识别任何类型液体中是否存在流动中断。当管体内被气泡填充时,由于空气和水的声阻相抗较大,传感器发射端释放的超声波在其中传播会有很大的反射系数从而引起较大衰减,其衰减值可被传感器接收端及时捕捉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该款紧凑型产品可灵活定制,适于几乎所有内径小于10 毫米的灵活塑料管或管道。而其非侵入式设计解决了在流体环境下如何保持无菌状态的难题,加上超强的抗信号干扰特性、可定制特性与通电后可支持持续自我诊断等优势,为医疗泵制造厂商实现产品新突破提供有效技术辅助。液位检测也是透析过程中的必要装置,监测透析液液位水平,并帮助控制液体输送的精确,防止用药过量,或施药速度过快等情况的发生。19AD-148、01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TE的 ULTRASONIC LIQUID LEVEL SWITCH LL-01传感器采用成熟的超声技术和固态一体式电子元件。Solid State Float 可在几乎任何液体中可靠运行,并且可以消除由于机械浮子设计中固有的有限机械寿命而导致的故障。透析温度监测温度监测也是透析中的重要环节,透析设备的透析液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和患者的体温保持一致,一般在35到40左右,透析液温度过高会导致病人水分蒸发过快,出现溶血等症状,更关键的是,血液蛋白只能在特定的温度下才有活性,保持健康。因此温度传感器的精确49、是非常重要的。透析液通过透析机混合,帮助去除血液中不需要的废物。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在透析中还需时刻观察病人的耐受情况。因此温度传感器的选型特性需满足高可靠性、长寿命长、高稳定性。能够帮助客户在解决高湿度环境下的设备性能时也遇到了问题。TE血液透析应用温度传感器,采用多个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监测液体(透析液)温度,确保温度在规定范围内。用于临床血液净化和治疗的透析机需要高度稳定和可靠的组件。TE 的PT1000温度、NTC热敏电阻,一般被应用于透析液的温度测量和控制,保障患者在透析过程的体温、血压及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监测和控制透析液温度和日常消毒周期,并监测患者核心体温。20LL-0150、凭借由环氧树脂完全密封的电子元件以及超声传感技术,Solid State Float 能够使用多年而无需维护。可以测量高压高达 1000 PSIG(6895 Kpa)且输出:继电器输出 1 安 SPDT(常开)安装简单,无活动部件,输入 5 至 30 VDC,采用数字滤波技术可增强性能,且不易受干扰。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PT1000电阻式传感器,符合 DIN EN 60751,拥有宽工作温度范围:-50C 至+600C0C 时的标准基极电阻:1000F 0.1 级(T=AA)、提供F 0.15(A)、F 0.3(B)和 51、F 0.6(C)多种标准外形尺寸,可满足各种空间要求全球互换性。NTC热敏电阻,提供了定制探针组件,2.4 毫米最大直径,拥有32 AWG 合金 180 引线。提供四种温度容差分类,且符合 RoHS 标准。TE还通过提供探头设计、安装方法和冷凝位置方面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客户实际应用问题。为了能够增加产品的耐用度,TE在温度探头上添加了额外的密封结构并满足 IP67 要求。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在 316L 探头上设计 4 线 Pt1000,满足生物相容性和 IP67 长期稳定性要求。TE还优化了引出电缆长度并在电缆上添加了连接器,以便客户轻松组装透析设备。凭借应用支持和快速解决方案/工程交付,由于TE52、解决了客户问题并缩短了 MP 周期的设计周期。已获得 相当额度的订单以及客户的认可。21PT1000NTC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居家养老及产品创新资料来源:2023年国家卫健委典型应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9768 个医院36976 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12436个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32918 1032918 个个三级医院 3523 个二级医院11145 个一级医院12815 个未定级医院 9493 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 为1716 个)医院等级划分数量医院等级划分数量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医疗资53、源发展相对不平衡,让公民告别“看病难”,始终是棘手的民生问题。2023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 1032918 个。其中:医院 36976 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979768 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12436。按医院等级划分,三级医院 3523 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 为1716 个);二级医院 11145 个,一级医院 12815 个,未定级医院 9493 个。为了减缓三级医院就诊压力,加强分流就诊,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布了2021-2022年度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情况显示,截至2022年底,超过87%的县医院达到了二级医院服务能力54、,超过45%的县医院达到了三级医院服务能力。22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但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在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30%,就诊需求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而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截止2022年底,我国糖尿病患以及慢性病患者的总数已经接近2亿人,因此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推动居家养老以及远程数字化就诊等便利的方式更有利于疾病的及时救治与患者的健康稳固的同时减轻三级医院的就诊负荷。202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扩大康复和护理等接续性服务供给55、、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能力现代化。其中第五条特别强调了,促进医养结合。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安宁疗护机构等,推进形成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老年人健康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业务协作机制,积极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急诊急救绿色通道,提升养老机构举办的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和药事管理能力,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康复和护理服务。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持老年人医疗照护、家庭病床、居家护理等服务。家用医疗器械产品需求的增多也会使产品的开发逻辑和设计思想发生变化,一些产品需要更加注重产品使用的便捷性,能够适应更多的56、场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远程协作的网络功能。而另一些家用医疗产品也因此能够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瘦身,利用手机app的数字化能力与设备的基础功能相结合,利用网络互联的方式进行疾病的诊断、排查和预防,而家庭自测系统也将成为未来医疗器械增量市场的主力。呼吸机及家用呼吸设备市场呼吸机作为一项现代医学中能够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以及急救复苏中。呼吸机的种类分为有创呼吸机和无创呼吸机两种。有创呼吸机,一般采取气管插管,或者直接接入等方式,主要用于治疗呼吸衰竭、麻醉管理、应急救治等情况,能够使患者接受到最高的氧浓度和更大的通气量57、,适用于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通过面罩或鼻罩与患者的呼吸道相连,适用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相对于有创设备,无创设备使用的场景更多。23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医疗机构对于呼吸机的配置要求有着严格的国家标准。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版医疗设备配置标准,乡镇以上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配置呼吸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3.3万个,其中医院3.7万个一般八大科室均配置有呼吸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目前乡镇卫生院3.4万个,每院需配置1台呼吸机。呼吸机更替周期为5年,已经支撑起了一个巨大体量的存量58、市场。家用呼吸机设备是呼吸治疗产品的重要增量市场。家用呼吸机市场主要OSA和COPD治疗的需求为主。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是指在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以及睡眠中断等现象,可引发心脏病、糖尿病等并发症。目前,该类病症的患病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目前中国OSA患病率最高,2019年中国30-69岁OSA患病人数1.92亿人,预计到2025年OSA患者将增加到2.09亿人左右。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国内OSA诊断及治疗需求进一步走高。而近年来新冠肺炎的影响,也让家用呼吸设备作为呼吸道疾病预防手段及心脑血管保养等疗养手段进入了更多中国家庭。预计59、全球家用无创呼吸机市场将在2025年达到55.8亿美元。呼吸机常用的类型包括ICU呼吸机,家用呼吸机和麻醉机。麻醉机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作为呼吸机使用,其原理与呼吸机相同。ICU呼吸机家用呼吸机麻醉机24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家庭呼吸治疗的兴起近年来,在新冠肺炎的影响下,全社会对于居家养老和居家医疗服务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在政府的相关扶持下,2023年呼吸机行业将加快向家用型、小型化发展,迎合普通家庭、区域中心、小型社区住宅等的需求,以帮助病人居家康复。例如,可实现家用型CT机,可便携式的小型呼吸机,这60、些技术成熟的小型化呼吸机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更好地帮助患者治疗。相对于医用设备,家用呼吸机在经过简化设计后“回归家庭”,专为患者突发性换气障碍、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时使用,不但救患者于水火,也起到减轻医院压力、节省家庭支出的作用。家用呼吸机产品为无创类产品涉及到的传感器类型较多包括温度、压力、湿度、流量,几乎都和它相关。涉及到TE传感器的类型包括如下:SM9000,SM7000用于滤膜清洁度监视和气流监视压力传感器SM6000,HDI,HMA-Series,HCLA,M3200,M5200,AST4300TSYS01,TSYS02D,TSYS03,44000 SeriesHTU31LMI,LME,61、LHDCO2 热电堆(TS418)用于检测风扇压力的传感器用于检测氧气端罐体压力的传感器用于空气和气体温度管理的传感器用于检测加湿器湿度的湿度传感器用于氧气送气量的流量控制传感器用于测量呼出二氧化碳水平的传感器25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TE的SMI压力传感器具备超低的压力传感范围。这些传感器使用压阻技术和信号处理功能来提供补偿输出,从而实现了超低压和低压传感。IVD设备(体外诊断)IVD医疗器械,全称为“体外诊断医疗器械”(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是指用于在人体外获得诊断信息62、的医疗器械。通过IVD试剂与人体样本(如血液、尿液、唾液、皮肤、黏膜等)之间的反应,可以给出定性或定量诊断,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患者的生理状态。体外诊断在医疗领域被誉为“医生的眼睛”,是现代检验医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临床医学中,IVD设备的检测指标主要集中在生化、蛋白、血糖分析等领域,主要用于疾病的早期筛查、确诊、治疗监测和疾病预防等方面。例如,早期的癌症筛查,感染病诊断中,IVD医疗器械可用于检测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病原体的存在和数量。除了医学检测IVD医疗器械还可用于食品检测,检测残留物和毒素等有害物质。也常用于环境监测,检测土壤、水和空气中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以评估环境污染程度和影响63、。新冠疫情的爆发也让公共卫生领域更加注重IVD检测市场。在疫情中,IVD医疗器械被广泛应用于检测COVID-19感染。也正是由于新冠疫情让更多IVD产品走入家庭使用场景之中。26SMISMI压力传感器针对小型设备进行了优化,并封装在紧凑、坚固的护套中。这些传感器的轻便设计非常适用于家用呼吸机对于机体紧凑、便携性的要求。高度灵敏的传感元件、不超过1%的补偿温度范围与长期稳定性都能助力家用呼吸设备长时间的精确测量,为患者的术后恢复、疫情期间的呼吸过度或是睡眠呼吸疾病治疗带来助益。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IVD细分市场分析生化诊断64、是利用酶类、糖类、脂肪类、蛋白类和无机元素类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生物化学反应并对其产生的物理性质上的改变做出定量检测。生化诊断应用是IVD国产化率最高的市场,也是医改“集采”实施的受益者。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显示生化诊断占我国 IVD 市场的比例达到 19%,预计 2023 年将超过 270 亿元。Kalorama Information 预测,2022 年的全球生化诊断市场份额相比 2019 年增长了 11.8%,市场销售额全球 2022-2027 年间从 97 亿美元增长到 104 亿美元,而随着分子诊断以及免疫诊断等应用的高歌猛进,生化诊断占比出现下滑趋势,2027 年生化诊断占比将下降65、至 7.4%。生化诊断POCT又称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是指在采样现场进行快速得到检验结 果的一类诊断方法。POCT 由于对样本处理要求低,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等独特优势,和实验室检测形成互补。POCT 是体外诊断中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根据statista数据显示2015 年全球 POCT 市场规模为 215 亿美元,2022 年增长至 405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23%。国内 POCT 市场规模从 2015 年的 43 亿元快速增 长至 2019 年的 112 亿元,CAGR 高达 21.10%,预计到 2024 年市场规模达到 290 亿 66、元,2019-2024E 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 15.68%,发展势头强劲。POCT也是未来家庭自测市场的主力,小型仪器的份额将有一部分被POCT所取代,我国POCT市场起步较晚,有着较强的发展潜力。POCT资料来源:Kalorama Information;Statista 27分子诊断是指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通过分析 DNA、RNA 或蛋白质的表达,通过寻 找遗传密码中的异常或变异,或确定特定基因的存在,以确定疾病的易感性或存在性。疫情推动全球分子诊断市场规模迅速发展,从 2019 年的 114 亿美元增长到 2022 年的 21367、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6.91%。其中 2022 年全球市场规模中有 111 亿美元来自新冠相关检测,超越 102 亿美元的常规项目检测,考虑到后疫情市场大量设备出现闲置,市场也将出现比较明显的市场回调。分子诊断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凝血诊断主要包括凝血检测、血流变检测、血小板功能检测等,主要应用于各种血栓性及出血性疾病的预防、筛查、诊断和监测。我国作为心血管疾病 高发国家,心血管疾病患者基数大,检测需求较高。凝血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3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75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16.47%,之后发展较为68、平稳,有些许回落,据锐翎资本统计2023年市场增速稳定在15%,市场规模可达120亿元。凝血诊断微生物诊断是通过微生物的培养、鉴定、分析以及药物敏感测试等方式检测微生物的品种和浓度,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提供依据。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数据全球临床微生物市场规模预计 从2020年的3.9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5.3 亿美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2%。目前,全球微生物市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北美占比为45%,欧洲为35%。亚太地区占比为16%,其他地区为 4%,预计未来人口稠密的亚太地区拥有较大增长潜力。微生物诊断28资料来源:markets and mark69、etsIVD检测的取样来自于人体组织,因此成分较为复杂,尽管在检测之前会进行样本处理,但也容易出现液路堵塞的问题。TE的充油芯体压力传感器体积小巧,集成灵活。其中的胶囊压力传感器85F series以及TEI-19 可以用于检测液路堵塞,实现精准的试剂注射流量控制,一旦发现样本针被堵塞,液体压力会急剧变化。系统停止处理计划。85F seriesTEI-19PT100为了能够精准的提取检测数据,检测时反应板需要控制反应混合物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通常在370.3。这将使混合物保持更好的活性。由于化学分析仪将使用多年,因此温度的长期稳定性非常重要。高精度 PT100探头外形小巧,测量精度高。拥有相比70、其它温度技术更稳定的性能,因此常被应用于此类应用之中。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互联网医疗与AI创新资料来源::Grand View Research;世界卫生组织典型应用中国在数字基建领域不断发力,5G,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用于医疗领域的技术进步让诊疗手段变得更加灵活,实现对病情的知微见著,精准诊断,以及精准预防。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2022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为2110亿美元,2023-2030年将以18.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至8092亿美元。其中主要包括远程医疗(Tele-medicin71、e)、移动健康(mHealth)、医疗服务和数字医疗系统,其中医疗服务市场是目前数字医疗概念的主要战场。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全球数字健康战略(2020-2024),首次确定数字健康战略的重要性,将“数字健康”定义为在线医疗服务、远程医疗及流动医疗服务,并向世界推广数字健康的理念。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中国 2019 年数字医疗服务市场的市场规模为 232 亿元,而到2030 年预计增至7395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37.0%。从数字医疗平台结构上看,也印证了这项数据,目前数字医疗平台中占比最多的是互联网医疗,占比达47.9%。其次分别为挂号问诊、健康管理、医药电商、医生助手、医疗知识,72、占比分别为28.4%、7.8%、4.7%、3.8%、1.1%。疫情可以说加速推进了中国在线医疗的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30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从已公布问诊量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平台数据来看,疫情期间“无接触”式的在线问诊广受好评,月均访问量已超千万,相当于超大三甲医院1年半的时间才能实现的门诊量规模。伴随行业发展的同时,政府也在优化布局。陆续出台了多项鼓73、励数字医疗行业发展与创新的政策,包括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为数字医疗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目前,各大医院都已经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全国互联网医疗平台已经超过了1700家,日均在线人数超过1200万人。头部平台包括平安健康,京东健康,微医,好大夫在线,鹿医等等。目前各平台发展势头良好,用户增长强劲。以“平安健康”为例2023年6月公示的数据显示总注册用户数已经达4亿,同比增长5500万人,环比增长2780万人;累计咨询量达11.8亿,环比增长17.8%,其中付费用户人数已达4000万人。互联网平台的成功得益于74、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这样的诊断确实给了医患双方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流,实现医疗成本的节约。患者可以将病历、药例、医学影像等信息以数字、图像、语音形式综合传输至远程医疗各参与方,双方在专业经验与见解交换的基础上最终决定诊断与治疗的方案的最优解。达到“家庭医生”随时随地的效果。显然这样的方式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也为医务工作人员降低了工作负荷,是一场双赢的运营模式。31资料来源::“平安健康”从中国到全球,TE 拥有的传感解决方案已凭借其敏锐感知力将无数物理信号转化为价值数据,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实时更新于各类智能可穿戴设备,助力360健康管理。为提高数字75、医疗核心业务的渗透率不断努力,推动硬核技术与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与中国医疗行业从业者一同迎来“智慧医疗”市场发展的新机遇。TE 在传感领域将继续成为“工程师的工程师”,为“智慧医疗”的高速发展提供持续解锁力。在“创新、集成、智能”三大价值主张的引领下,让医疗行业的每个参与者获得更多感知体验生命变化的机会,共同构建更安全、可持续、高效和互连的未来。总 结32智能时代医疗应用传感器报告MEDICAL APPLICATION SENSORS REPORT但另一方面,医生资源的稀缺也在困扰平台的发展,据好大夫等在线医疗平台透露,随着在线咨询人数的增多,医生在线工作时间也不得不延长,而优质专家的工作量也在成倍数递增,优秀专家的数量仅占目前医生总数量的1%,因此利用AI技术训练高超的问诊能力,提高问诊效率成为了各医疗平台发展的必然。2023年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引爆全球,互联网医疗应用多年沉积下的大量数据被人工智能技术激活,各平台正在不断推出自己的人工智能问诊技术,推动对新型医疗咨询模式的探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诊断的人工智能化也会加速实现。而伴随着工程技术和医疗科学的进步,医用传感器将始终是智能化的核心。诊断或者说检测本身就是治疗的前端。在这背后检测带来的数据是连接一切的纽带,贯穿从医诊到疗愈的整个过程。